【性别梦推荐】关于顺性别⾄上主义(cissexism),我们可以怎样理解?
文|小猪
cissexism,我们可以翻译为「顺性别⾄上主义」,是由cis和sexism两个部分组成的。
其中,cis-是英⽂中cisgender(顺性别)的前缀,有「在此边的」这样的含义,对应transgender(跨性别)⾥具有「在彼⽅的」含义的前缀trans-。[1]
顺性别形容⼀个⼈的性别认同和被指派性别之间不存在差异感。
TSQ(一本跨性别研究期刊)创刊卷将cisgenderism(可以说是cissexism的另⼀个说法)形容为:
「⽂化和体制性的意识形态,否定、贬低、病理化那些和出⽣时被指派性别不⼀致的⾃我认同性别⾝份,也涉及相关的举⽌、表达、社群。」
简化但形象地说,在顺性别⾄上主义内,⾃我认同和被指派⾝份在同⼀边的,是优于两者互为彼⽅的。
注①:不过,trans-这个前缀也具有另外的意义,同样可以展开分析。
图片来自网络(下同)
那么,cissexism(顺性别⾄上主义)和transphobia(恐跨)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呢?
语⾔是灵活的,这两个词不免在许多情况下被混⽤。
本⽂借鉴思想家Manne和Serano的观点,介绍区分⼆者的潜在⽅式,但只求通过这⼀演习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中针对跨性别的敌意可以以什么形式存在。
1
也许有读者思考过⼀个类似的问题:sexism(性别歧视)和misogyny(厌⼥)有什么区别?
cissexism很有可能来源于cissexual这个词,正如cisgenderism来源于cisgender。
但我们既然选⽤了cissexism,便不妨考虑⼀下它的字⺟中难以忽视的sexism(性别歧视)这个词。
有相当⼀部分⼈认为,强调sexism可以减少⼈们将性别歧视过分简化,避免只看到⾮理性的仇恨,⽽看不到⼥性在系统层⾯上遭受的不利,不反省作为个⼈态度的厌⼥情绪背后的种种偏⻅、假设、思维定势等等。
在2017年出版的《Down Girl:厌⼥的逻辑》⾥,Kate Manne同样希望扩展⼈们关于厌⼥情绪的理解,不过Manne提出了独⽴区分sexism和misogyny的⽅式:
前者认定⼥性相⽐男性更为低等,应处在从属地位上;后者则被Manne形容为社会对与此违背的⼥性做出的惩罚,是⼀种实⾏压迫的机制。
换句话说,性别歧视决定了社会对⼥性的定位和要求,⽽厌⼥的动机不⼀定是仇恨或轻蔑:当⼥性所处的地位和⽗权社会的期待不⼀致,她们便成了「越界」的攻击对象。
⽗权系统对男性也并不完全是有利的:男性会因为「男性⽓质」和特定⻆⾊相联系,⽽受到保持地位的压⼒。
书中列举的⼀个例⼦,正是形容了针对⼥性的⼤型枪击案犯⼈:
得不到⼥性倾⼼的他吸收了「作为男⼈就应当得到⼥性的注意和关⼼」这样的想法,产⽣了⾃⼰遭到「不公」、想要维持「正义」的愤怒之情。
Manne也以这⼀厌⼥理论,解释展现出⼒量的成功⼥性受到的敌意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展现出⼒量但却是在宣传「传统家庭」的⼥性就很有可能被豁免,因为她们并不从根本上挑战性别歧视。
回看cissexism(顺性别⾄上主义),sexism的确是内嵌于其中的。
性别歧视是基于僵硬的性别概念的:
只能或男或⼥,⼆元性别是互斥、单独的;性别具有⽣理基础,即男性对应⽣物上的男性,⼥性对应⽣物上的⼥性;男性或⼥性⾃然地应该或必然发展出⼀定特性、⻆⾊;男性的特性、⻆⾊不适合⼥性,并且⾃然地优越于⼥性的特性、⻆⾊。
上述这四个轴线(来⾃Dembroff,⻅参考⽂献)是互补的。
⽽顺性别⾄上主义强调性别认知和被指派性别的和谐,将其视为⾃然的、优越的,由此贬低⾮⼆元性别认同、⾮常规性别表达,巩固⼆元的⽣理性别本质论。
最后,我们都知道,性别歧视和不同跨性别者经历到的负⾯对待往往是分不开的。
假设「恐跨」和「顺性别⾄上主义」的关系与「厌⼥」和「性别歧视」的关系类似,那么「顺性别⾄上主义」便是歧视跨性别的⼀系列价值观,⽽「恐跨」则是来⾃社会的规训和抵制。
2
但我们能否更具体地理解顺性别⾄上主义呢?
这⾥我们可以转向Julia Serano于2007年出版的著作《Whipping Girl:跨性别⼥性讲述性别歧视与做替罪羊的⼥性⽓质》。
Serano提出了⼀个完全不同的对cissexism(顺性别⾄上主义)和transphobia(恐跨)的区分⽅式。
她更密切地关注到顺性别群体如何缺乏「⾃⾝认同与被指派性别不⼀致」的体验[2],对顺性别⾄上主义提出了⼀个更为狭义的解读。
Serano将恐跨的对象定义为「违背性别常规」。
相⽐强调性别表达的恐跨,顺性别⾄上主义歧视⾃⾝认同与被指派性别不⼀致的⼈[3],认定顺性别要更为⾃然、正当,质疑或否认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。
恐跨更针对多元的主动性别表达,或者性别操演(gender performance),而顺性别⾄上主义更关注顺性别的⼤多数⼈所做的事,即判定别⼈的性别(gendering)。
注②:并不是说顺性别者就不能和⾃⼰的性别⾝份有⼀个复杂的、演变的关系。
注③:Serano称此⼈群为transsexuals,而我们常⽤的transgender在书中更多和性别表达多元联系在⼀起,例如在⼥更⾐室⾥被质疑性别的铁T。本⽂仍以「跨性别」进行翻译,不过会注意上下⽂的清楚表述。
Serano认为,与其过分关注性别操演,不如呼吁社会改进和性别判定相关的习惯。
猜测别⼈的性别是⼀种最为根深蒂固的习惯。
这往往是强迫性的,并且会根据各种因素而改变标准,虽然(Serano指出)第⼆性征在其中起很⼤作⽤。
展开来说,顺性别者将⾃⼰的⽣命体验当作普遍的⽣命体验,以⾃⼰为中⼼理解别⼈,常常造成跨性别者被抹除和遗忘。
但或许更严重的是,顺性别者对⾃⾝性别产⽣了⼀种拥有的「资格」感(entitlement),并认为⾃⼰有权⼒或资格去判定别⼈的性别。
当其判定被对⽅认可时,⼀个顺性别者便会交给对⽅「顺性别特权」(cissexual privilege),尊重与认同对⽅的⾝份。
然⽽,假如⼀位跨性别者被错误判定性别(或透露跨性别⾝份后造成对⽅重新判定),其很有可能得不到这份「顺性别特权」(cissexual privilege)。
在关于跨性别的讨论中,不乏有⼈说「跨性别⼥性应该问⼥性能不能进某某空间」。
按Serano的说法,这不仅是讨论是否允许某些⾏为,更是将判定性别的权⼒交给了顺性别人群。
Serano和Manne的理论其实有⼀个共通之处,即关注拥有某性别相关权利的「资格」(Manne在2020年出版的新书,正是《Entitled:男性特权如何伤害⼥性》)。
在性别歧视和厌⼥中,被认为⾃然、正当的⽗权秩序推动了厌⼥⾏为。
类似地,Serano指出了⼀系列由「顺性别特权」⽽⽣同时维护这份「资格」的⾏径。
它们意在强调顺性别的⾃然、正当,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:
虚伪地强调出⽣(出⾝)的重要
双标地强调跨性别的「假装」或「模仿」
过分关注实际⽣活中影响很⼩的⽣理区别
过分关注过渡的过程
过分关注「过关」时做的事,⽆视社会进⾏的性别判定
排除、物化、神化、抹除跨性别
3
Serano较为狭义的关于cissexism的定义,并⾮意在边缘化多元性别表达的重要性。
她关注顺/跨区别,将主要的关注点转移到性别感知和判定上,也尤为突出地强调了拥有某些地位或身份的「资格」是如何和性别问题交叉的。
相信关于cissexism,未来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角度,例如它和cisnormativity(以顺性别作为常规)又有什么关系。
图源:Unsplash(作者:Michele Wales)
参考文献
https://kiej.georgetown.edu/kate-manne-girl-logic-misogyny-oxford-university-press-2017/https://kiej.georgetown.edu/kate-manne-entitled-how-male-privilege-hurts-women-crown-2020/https://read.dukeupress.edu/tsq/article/1/1-2/63/92024/Cisgenderismhttps://www.juliaserano.com/terminology.html#cissexismhttp://mixosaurus.co.uk/2013/01/cis-a-brief-intro/
Dembroff, Robin. Beyond Binary: Genderqueer as Critical Gender Kind. 2020, VOLUME20,
NO.9, PP.1-23. Philosophers’Imprint.
http://hdl.handle.net/2027/spo.3521354.0020.009
Serano, Julia. Whipping Girl: A Transsexual Woman on Sexism and the Scapegoating of Femininity. Second edition. SealPress, 2007.
1
END
1
推荐阅读
【访谈视频】Kiva:来月经的人都是女性吗?月经紊乱是一种病吗?
关于Gender Nonconforming,我们可以怎样去认识?
欢迎扫码联系田倞加入
跨性别议题交流群
船
思
关于跨性别,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